查证者:赵力超 |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教授 最近,有媒体报道“深圳5岁女娃来月经,一查竟是患上这种病!别给孩子吃这些了”,文章分析了这个病例,前面还算中规中矩,但话锋突然一转,开始教大家如何预防性早熟,并且列举了很多吃了会导致性早熟的食物,看得我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 来源:媒体报道中提到的不能吃的食物 这些会“导致性早熟”的食物包括: 1.保健品如蜂王浆、花粉制剂、鸡胚等“补药”; 2.反季节蔬果; 3.长期大量食用快速生长的肉类; 4.煎炸食品; 5.方便面; 6.在微波炉中加热过的聚氯乙烯包装食品。 郑重提示大家,这些食物和“儿童性早熟”没有必然联系!媒体报道夸大其词、刻意误导。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蜂王浆和花粉制剂 我们先来看看蜂王浆和花粉制剂中新激素检测数据。 1984年,美国科学家首先在蜂王浆中发现了性激素睾酮[1],1988年,中国科学家对蜂王浆中的性激素含量测定发现,每100克蜂王浆中含有雌二醇416.7纳克,孕酮116.7纳克,睾酮108.2纳克[2]。 另外,上海同济大学研究团队检测发现,向日葵花粉中雌二醇的含量为24.8皮克/克,玉米花粉含量为73皮克/克,紫云英花粉为8.80皮克/克,板栗花粉为144.40皮克/克[3]。花粉中睾酮含量分别是:油菜花粉为0,松花粉为27.37纳克/克,银杏花粉为86.88纳克/克,兰州百合花粉为243.55纳克/克[4]。 这些量是什么水平呢? 先看单位换算,1克=1000毫克,1毫克=1000微克,1微克=1000纳克,1纳克=1000皮克。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曾对市场上销售的一般动物性食品进行性激素含量检测,和上面检测结果对比,牛、羊肉中的雌二醇含量是蜂王浆的10~400倍,羊肉中孕酮含量是蜂王浆的500多倍,牛奶的睾酮含量也是蜂王浆睾酮含量的20~150倍[5]。 所以说,蜂王浆和花粉制剂中的性激素类物质比很多动物性食物中正常存在(而且安全)的激素含量还要低得多。肉蛋奶中的这些微量激素残留尚且被认为是安全的,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认为蜂王浆和花粉制剂中含量更少的激素会导致性早熟呢? 有人会问,为什么工蜂喝了蜂王浆就可以成为蜂王呢?其实,蜂王浆“催熟”蜜蜂的成分并不是性激素,而是一种名叫“Royalactin”的活性蛋白质。2011年,日本科学家发现,新鲜的蜂王浆中的这种蛋白质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调控一些基因的表达[6]。但人在口服蜂王浆的时候,这种蛋白质会被消化,无法保持活性,因此不必担心它对人体产生影响。 鸡胚 鸡胚是鸡的胚胎的简称,就是在蛋壳中还没有完全成型的小鸡胚胎。因为鸡胚蛋也算是动物性食品,所以其确实含有一些性激素,并且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和孕酮在孵化中后期出现并逐渐增加。 吃鸡胚蛋对性早熟有没有影响呢?有实验针对食用鸡胚蛋对母鼠生长发育和生理的影响开展了研究,每天人工灌胃18胚龄的鸡胚混悬液0.3ml,连续灌胃14天,结果表明母鼠发情期较对照组提前1天多;卵巢及子宫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长期大量食用鸡胚蛋有可能导致雌鼠的性早熟[7]。 那鸡胚蛋会不会诱发人体性早熟?目前还没有文献和临床证实有作用。就算有作用,根据动物实验结果,要想达到导致人体性早熟的计量,鸡胚蛋是要吃到撑的。偶尔吃一点,根本不用担心会导致儿童出现性早熟。 顺便提一下,经常有传言鸡胚蛋具有什么补气、壮阳、抗衰老等功效,其实并没有,营养价值也比鸡蛋高不了多少,好好吃鸡蛋就好。 反季节蔬果 在反季节蔬果的培育中的确常用到植物生长激素,专业说法叫“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一般反季节蔬果使用的植物生长激素是吲哚乙酸(生长素),二萜类酸(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等。动物激素大部分是多肽、蛋白质类,还有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和固醇类(性激素),两者结构上差距很大。所以植物激素并不会像动物激素一样在人体内发生作用,也不会使儿童性早熟。 2011年发表在《中国妇幼保健》期刊上的反季节水果摄入与女童性早熟的关联性研究中,收集了105名性早熟女童病例和反季节水果摄入量,最后并未发现反季节水果与女童性早熟的关联性[8]。 而且要说明的是,允许使用的植物激素都经过了长时间毒理实验才进入到实用阶段,几乎都无毒或低毒,国家允许使用的剂量很低,比如水果乙烯利的残留量不能超过2毫克/千克,一般进入人体后都会发生降解。 煎炸食品 吃油炸食品和导致儿童性早熟也并没有直接关系,但间接关系是有的,联系点在于肥胖。吃油炸食品导致儿童肥胖,从而导致儿童性早熟[9]。但目前儿童肥胖和性早熟之间更详细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所以,平时偶尔吃一些煎炸食品并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方便面和在微波炉中加热过的聚氯乙烯包装食品 到目前为止,已经列入“环境激素”的化学物质有22种,其中就包括苯乙烯和双酚A,这些环境激素的结构类似雌性激素,可能影响内分泌和生殖系统[10]。华盛顿州立大学的遗传学家帕特丽夏·亨特于1998年的研究显示,注射了双酚A的小白鼠有一些生殖问题,其中就包括分泌有缺陷的卵子,但人群研究中还没有非常强的证据,无法对它的危害下定论。 基于目前对人体的危害还缺乏相关研究,而且平时吃的量并不是很多,所以不必担心吃一点方便面就一定会导致性早熟。如果实在很担心,就买袋装泡面吧,用其它容器泡或者煮。 对于微波炉加热过的聚氯乙烯包装食品,又涉及到一个常识问题,聚氯乙烯保鲜膜只能用来包装低温或常温、脂肪含量低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鸡蛋,但是绝对不能进微波炉,因为高温会使其释放有毒有害物质。 所以不是吃在微波炉中加热过的聚氯乙烯包装的食品就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而是根本不能将聚氯乙烯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长期大量食用快速生长的肉类 速生动物并不完全是有害的,由于现代选育技术的进步,我们完全可以得到养殖周期一般为150-180天的生猪。生猪品种好、饲料营养安全、养殖环境改善,在这样的环境中,速生猪肉非常安全。速生鸡也是同样的道理,快大型白羽鸡就是一种速生鸡,40天左右出栏。该结果是良种选育和科学饲喂的结果。所以不用担心这些速生肉类对人有负面影响。 当然,也要注意在饲养过程中添加催生长类药物的速生动物,这些催生长类药物(包括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β-兴奋剂)作为畜禽养殖中的生长促进剂,能加快动物的增重速度, 提高饲料的转化利用率, 改进胴体品质(瘦肉与脂肪的比例),长期大量食用是有可能会造成儿童性早熟的。 食品安全是永恒的话题,但是媒体不能信谣传谣,也不要夸大其词,一则新闻让6种产品都中招,对食品产业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同时对于儿童来说,就算保健食品不会导致性早熟,也没有必要吃。对于反季节蔬菜和油炸食品,想吃就吃,不用担心。真正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膳食平衡。 参考文献 [1]J. Vittek, B. L. Slomiany. Tetosterone in royal jelly. Experientia, Volume 40, Issue 1 , pp 104-106. [2]曹均,史伯伦,张艺圃,杜玉川. 蜂王浆中性激素的研究. 《中国养蜂》 1988年02期. [3]王开发,支崇远.花粉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研究[J].养蜂科技,2004(05):2-3. [4]杨中汉,唐因.用直接竞争ELISA法检测花粉中的睾酮[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04):278-282. [5]郭子侠等,动物性保健食品性激素含量调查及评价,《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0年3期. [6]Masaki Kamakura.Royalactin induces queen differentiation in honeybees.Nature 473,478-483. [7]李美怡. 饲喂鸡胚对动物生理及性成熟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 2006. [8]杜鸿祎,罗飞宏,陈波,代璇,何平,何更生.反季节水果摄入与女童性早熟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96-4899. [9]王会贞.儿童肥胖与性早熟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0. [10]陈艳,刘家忠,李淑英,李红梅.浅谈环境激素[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9+59. [11]刘军,刘清,李志强,刘钰,李小龙.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类中克伦特罗等激素类生长促进剂残留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07):504-506. 进入恒亮蜂产品官网查看更多信息:www.hlbees.com 选购蜂王浆、蜂蜜、蜂胶软胶囊,认准恒亮蜂产品!